• 公司理念
  • 汽车检具
  • 东莞松柏
  新闻动态
首页 > 新闻动态

“一带一路”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

“一带一路”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

2015年12月08日 10:03 一财网

近年来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,中国制造业规模也跃居世界第一位。“十三五规划”方案表明,我国将在原有开放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,全面加快转型升级,制造业的核心转变将从“中国制造“到“中国创造”。
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执行副会长宋晓刚表示,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,要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,大力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充分利用好“两个市场”、“两种资源”是必由之路。

“走出去”势头强劲

宋晓刚表示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,部分产品的产量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: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 1.2 亿千瓦,约占全球总量的 60% ;造船完工量 4534 万载重吨,占全球比重的 41% ;汽车产量 2211.7 万辆,占全球比重 25% ;机床产量 95.9 万台,占全球比重 38%。同时,高端机械制造业占比正在不断提升,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、“蛟龙”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,高铁、特高压、4G 通信在全球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。中国装备已具备全面走出去的实力。

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,通过“走出去”,2015年1至10月,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地区的555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,累计实现对外投资5892亿元人民币(6.4751, -0.0009, -0.01%)(折合952.1亿美元),同比增长16.3%。对制造业的投资保持强势增长。1至10月,我企业流向制造业的投资99.4亿美元,同比增长82.8%,主要分布在汽车、专用设备、医药、计算机/通信设备、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制造领域。

“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,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,建立起门类齐全、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,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,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。”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、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称。

虽然我国工业强国的基础已经具备,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,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

马文普认为,目前,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,自主创新能力弱,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,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;产业结构不合理,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;信息化水平不高,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;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,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。推进制造强国建设,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。
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机遇

在马文普看来,推动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,优化外贸结构,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,也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。

这其中,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全面实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深化,也将推动中国制造业“由大变强”。

数据显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26个,辐射范围约44亿人口,约占世界总人口63%;经济总量21万亿元人民币,占全球总量的29%。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,丝路基金中国出资400亿美元。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的落地实施将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做好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。

宋晓刚表示,机械制造“走出去”,是在产能合作、盘活存量的基础上,同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。一是要将“一带一路”周边基础设施、互联互通等重大国际基础建设项目,与装备优势产能“走出去”紧密结合起来,以“工程”带“产业”。二是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。

据统计,目前,我国“走出去”的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资金和劳动力优势,真正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“走出去”的占比不足20%。

宋晓刚称,通过抓品牌建设,培育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,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,还有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,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。推动中国标准先行“走出去”,通过标准促应用,培育新兴市场,推动产品、产业“走出去”。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“一带一路”标准合作行动计划,推动标准国际合作落到实处。

0.8.jpg

      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松柏模具


上一篇:松柏模具开展防诈骗培训
下一篇:完善对接 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